華北電力大學第六屆第三次教職工代表大會閉幕
來源:華北電力大學 日期:2015-03-19
3月15日下午,華北電力大學第六屆第三次教職工代表大會圓滿完成了各項議程,勝利閉幕。校領導吳志功、劉吉臻、張金輝、安連鎖、李雙辰、楊勇平、孫平生、孫忠權、王增平出席了閉幕式。閉幕式由副校長安連鎖主持。
在閉幕式上,與會代表一致通過了《華北電力大學第六屆第三次教職工代表大會決議》。《決議》指出,劉吉臻校長所作的題為《深化改革 依法治校 全面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的工作報告,全面總結了學校過去一年來各項工作所取得的突出成績,深入闡述了即將核準頒布的《華北電力大學章程》的內涵、特色及其對學校全面推進依法治校進程的作用,深刻分析了學校進一步發展面臨的形勢,明確提出和部署了學校2015年改革發展的工作思路、重點任務。報告主題鮮明、思路清晰,任務明確、重點突出。報告緊密結合學校實際,認真貫徹了黨在新時期辦好社會主義大學的總要求,對于做好學校2015年乃至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決議》指出,學校2014年加強財務管理,拓展融資渠道,財務運行良好,有效地保障了學校事業的發展;2015年財務預算安排合理。大會同意《2014年財務工作報告》。
《決議》指出,《教代會提案工作報告》客觀反映了2014年教代會的提案處理情況和2015年教代會提案征集情況,代表提案征集與處理質量進一步提升。大會同意《教代會提案工作報告》。
《決議》指出,《華北電力大學學術委員會章程》進一步明確了學術委員會的定位和職責,規范了學術委員會的組成和運行規則,符合教育部《高等學校學術委員會規程》的要求,對于完善學校內部治理體系具有重要的意義。
《決議》指出,《華北電力大學教職工代表大會實施細則》進一步明確了教職工代表大會的職責、權限、規程,對于構建現代大學制度、推進學校民主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決議》號召,全體教職員工要以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引,全面貫徹落實本次大會的會議精神和工作任務,認請新形勢,搶抓新機遇,把握戰略方向,凝練核心項目,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堅持不懈的努力,不斷開拓“多科性、研究型、國際化”高水平大學建設的新局面。
黨委書記吳志功發表了題為《認清形勢 明確要求 問題導向 遵循規律 凝練項目 設計模式 優化制度 實現夢想》的講話。
吳志功指出,兩天來,代表們認真聽取并討論了劉吉臻校長所作的《深化改革 依法治校 全面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的工作報告,審議了學校2014年財務報告、提案工作報告、學術委員會章程和教職工代表大會實施細則。代表們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認真履行職責,積極建言獻策,對學校工作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大家一致認為,校長工作報告立意高遠,方向明確、振奮人心,抓住了深化綜合改革和推進依法治校的重大戰略問題,為新時期高水平大學建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動力。
就進一步明確新形勢下中國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凝練重大項目、推進學校高水平大學建設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吳志功提出以下要求:
一、深刻認識并牢牢把握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新形勢和新要求。高校肩負著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保證。什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如何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這是新形勢下黨和國家對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我們必須思考和回答的一個重要問題。面對歷史的要求、世界的要求、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出的新要求,面對社會、企業、家長和學生對高等教育的新期待,大學作為高端人才的培育者、科技創新的引領者、社會發展的推動者、優秀文化的傳承者、人文交流的先行者,必須適應歷史的趨勢和世界發展的潮流,明確自身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肩負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的具體要求。要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大學的辦學方向,把學習研究馬克思主義作為第一要務,強化思想引領,牢牢把握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切實加強對高校黨建工作的領導;要把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大學的根本任務,堅持立德樹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要銳意改革,強化創新,圍繞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構建現代大學制度、推進協同創新、人事制度改革、科研成果的獲取和轉化、高端智庫建設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新突破,這是新形勢對中國大學的迫切要求,也是中國大學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承擔的重要任務。
二、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把握并遵循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問題的本質就是目標要求與現實的差距,也是事物的矛盾,是需求和現狀不適應的矛盾,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問題。有了強烈的問題意識,就有了強烈的動力,脫離對問題的關注,脫離對未知的探索,要解決問題,是很難做到的。我們把建設高水平大學的目標要求與學校發展的現狀對比,就會發現我們的比較優勢是什么,我們的差距在哪里,制約學校發展的軟肋和問題在哪兒,以便更有利的解決問題。規律是事物各要素之間的內在的本質聯系,是對影響因素相互聯系的準確把握。按規律辦事,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要去發現問題、去分析問題、去解決問題。只有遵循規律,才能夠把握事物發展的本質要求,然后根據本質要求找到發展的戰略結構點,抓住發展的主要矛盾。教育領域有各種各樣的規律,如創新人才培養的規律、科學研究的規律、學科建設的規律。但歸根結底離不開馬克思主義對教育規律的認識。
三、凝練項目,設計模式。項目是解決問題的舉措、道路、方法。項目的凝練必須順應國家形勢,必須體現黨和國家要求,必須把握問題,必須遵循馬克思主義教育規律,必須突出學校優勢。學校實施的“綠色電力送到雪域高原”項目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其體現了國家的要求,體現了發展新能源的社會趨勢,體現了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人才培養相結合的要求,是國家需求、學校優勢、人才培養規律三位一體的結合,也是愛國家、愛專業、愛人民的具體體現。模式是在一定的時空條件下實現項目的具體路線和途徑。同樣的項目有不同的模式,要運用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每個項目特定的條件設計科學的模式。在“綠色電力送到雪域高原”項目中,學生分別采取公平模式、富強模式、核心模式運用于不同的情況,在服務社會、服務民族、服務國家的過程中培養了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責任感。2014年我校創行團隊憑借這個項目奪得創行世界杯全球總冠軍。
四、優化制度,保障實現夢想。制度是政策、策略的綜合體,對于項目實現至關重要。路徑和模式確定之后,制定什么樣的政策、策略,就成為確保項目實施的關鍵點。制度具有多樣性,制度建設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只有不斷創造具有競爭性和優越性的制度,才能夠充分調動師生員工的積極性,也才能夠凸顯學校的核心競爭力,這也是學校廣大干部工作最核心的要求。在社會主義大學,如何體現以人為本、為人民服務,就是要以教師、學生、社會是否滿意為唯一的檢驗標準,本次教代會,所有提案,必須認真對待,這是一所大學民主管理、科學管理的重要體現。
吳志功指出,對于學校高水平大學建設事業而言,任何一件事,都要認清發展的形勢,明確黨和國家的要求,堅持以問題為導向,遵循發展的規律,凝練高水平大學建設的重大項目,設計科學的模式,優化實現項目的制度,這是一個前后銜接、有機統一的戰略思維和執行模式,是把高水平大學的奮斗目標轉化為一個個工作業績的重要抓手,對于學校的改革發展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吳志功指出,本次教代會把深化改革、依法治校、全面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確定為本年度的重點工作,是學校科學判斷發展形勢,準確把握發展方向的思路和舉措,為學校在新的歷史時期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強勁動力,開啟了學校高水平大學建設的新篇章。
對此,吳志功提以下要求:
一、積極宣傳貫徹落實教代會的會議精神,為深化改革、依法治校提供強勁動力。全校各級領導干部要認真宣傳學習貫徹落實本次教代會精神,切實加強對校長報告和大會決議及相關文件的學習與宣傳工作,尤其要以召開二級教代會和二級黨組織換屆為契機,把校長報告的主要精神貫徹在二級教代會和二級黨代會報告中,解放思想,銳意改革,引導廣大師生樹立依法治校和遵章辦學意識,把綜合改革的目標分解成實際工作中的重大項目,為建設高水平大學做出新的貢獻。
二、不斷提高謀事、做事和成事的能力,全力推動綜合改革取得實效。二級部門的負責人作為綜合改革的主要謀劃者和實施者,在凝練重大項目、推動部門創新中至關重要。這就要求廣大干部要提高謀事能力、不斷提升能做事和做成事的能力、不斷提升辦學籌資能力和水平。
三、要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切實加強黨的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各級干部要高度重視新形勢下堅持黨的領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發揮高校黨委在深化綜合改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過程中的領導作用,要不斷增強自我規劃、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做到思想過硬,精神過硬,作風過硬,能力過硬。要推動制度治黨和依法治校有機結合,扎實開展黨風廉政建設,持之以恒貫徹中央“八項規定”,深化“四風”整治,鞏固和拓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努力建設一支講政治、業務精、作風好、高素質的干部隊伍。
教代會代表劉云鵬、杜小澤、國防、李永平分別結合實際工作,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了自身、本單位以往成績的取得,并和與會人員一起分享了自身對今后如何為學校的發展進一步作出貢獻的思考與規劃。
3月14日下午和3月15日上午,各代表團進行了分團討論,大家緊緊圍繞教代會報告,結合學校和本單位實際,暢所欲言,為學校如何全面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出謀劃策。
3月15日下午13點,教代會舉行主席團會議,大會主席團認真聽取了各代表團分團討論的有關情況,討論形成了大會決議(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