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油氣行業發展綜述:在改革與突破中謀蛻變
來源:中電新聞網 日期:2015-01-13
激蕩于2014這一波改革洪流中的油氣行業走過了大開大合的一年。這一年中,油氣企業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一馬當先;這一年中,我國拓展了油氣運輸通道,油氣來源更加多元;這一年中,我國的油氣對外依存度繼續攀升;這一年中,油品升級路線圖進一步明確;這一年中,成品油價格迎來了史無前例的十一連跌……
突破:讓行業更具活力
2014年2月,中石化啟動混合所有制改革,“對中石化油品銷售業務板塊現有資產、負債進行審計、評估的基礎上進行重組,同時引入社會和民營資本參股,實現混合所有制經營。”在銷售領域引入社會資本,這成為油氣央企改革的突破口。中石化的這一開拓性的舉措,為這一年油氣行業的闊步前進提供了新的方向。
此后的時間,中石化推出了自己的“混改”時間表,按部就班的有序推進。9月14日,中石化發布公告,其全資子公司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已與25家境內外投資者簽署增資協議。25家投資者以現金1070.94億元認購增資后銷售公司29.99%的股權。至此,中石化的這一輪“混改”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盡管從啟動之初,輿論中便有不少質疑之聲,甚至出現了類似“不是搞‘混改’而是搞‘混搭’”的奚落,但不得不說的是,隨著國家對國企改革的決心明確之后,油氣企業的混合所有制,為央企未來的發展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如果說所有制的改革是國有企業轉換機制,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催化劑,那么階梯氣價政策的實施,則是國家調節市場需求、促進節能減排、維護市場公平的積極舉措。
2014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關于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氣階梯價格制度的指導意見》,要求2015年底前,所有已通氣城市均應建立起居民生活用氣階梯價格制度。今后凡制定或調整居民生活用氣銷售價格的城市,要同步建立起階梯價格制度;已實行階梯氣價的城市,要根據指導意見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
階梯氣價的實施可以更好地兼顧效率與公平,而在一些省市經過試點之后,更多的地區已經實施階梯氣價政策擺上日程。
這一年中,另一大突破,是原油進口權的放開。今年8月,新疆廣匯能源獲得原油進口資質,成為我國首家獲得這一資質的民營企業。而此前,我國從事原油進口的企業主要是“三桶油”和中化集團下屬公司,其中中石油和中石化控制了近90%的原油進口。進口權的放開一舉打破了央企在這一領域的壟斷地位,業內人士預計,在民營企業參與到原油進口業務之后,地煉企業被動經營的狀況有望改變。
完善:讓市場更加合理
除了突破,這一年中,在國家有關部門的大力推動下,油氣行業得到不斷完善,在“能源革命”這個大命題中,做出了積極的回應。
近年來,隨著我國油氣消費量的逐年遞增,保障油氣供應成為整個市場關注的大事。而在我國領導人的近期的歷次出訪中,開拓油氣來源渠道成為了重要的議題。這一年中,中國與中亞、中國與俄羅斯等油氣合作更加深入,“四面來油”的格局更加完善。
11月14日,中石油宣布,自中亞天然氣管道自投產以來,已累計向中國輸氣突破1000億立方米;同時,中哈原油管道自投產以來,已經累計向中國輸油超過7000萬噸。與此同時,中俄東線天然氣管線也在這一年中破土動工。油氣合作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發展的新引擎。
外輸通道的擴展,豐富了我國油氣資源的來源,而另一項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的重要屏障——戰略石油儲備工程也在2014年首次對外公布。去年11月,國家統計局發布消息稱,中國國家石油儲備一期工程包括4個國家石油儲備基地,共儲備原油1243萬噸,約合9100萬桶。這個數字與有關機構幾年前提供的非正式估計相符合,而二期和三期工程也在緊鑼密鼓的建設過程中。
此外,隨著近年來霧霾天氣的頻發,呼喚實現成品油質量升級的聲音日益迫切。而在2014年,油品升級的路線圖得以確定。去年6月,國家能源局公布了《大氣污染防治成品油質量升級行動計劃》。2015年底前,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內重點城市全面供應符合國家第五階段(國Ⅴ)標準的車用汽油(含乙醇汽油)、車用柴油??梢灶A見的是,油品升級之后,必然會對霧霾天氣的防治起到推動作用。
在這一年中,另一個讓業界振奮的消息來自國內頁巖氣的研發。經過近三年的攻關,中石化石油工程公司在今年初步形成了適用于中國部分地區頁巖氣開采的自有鉆井技術體系,基本滿足了安全、快速的鉆井工程需求。這使得中國成為繼美國和加拿大后,第三個使用自主技術裝備進行頁巖氣商業開采的國家。
波動:
如果瀏覽去年整個下半年的油價表,可以發現,國內成品油價格一路走低。及至年末,連續十一次的下跌使90號汽油累計下跌2205元/噸,0號柴油累計下調2355元/噸。這是我國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之后最長的一輪下跌,也是累計降價幅度最大的一次。
受成品油價格持續下滑的影響,煉化企業在2014年的日子更加難熬。產能嚴重過剩,一些企業資金鏈陷入緊張,在整個行業中,地煉企業早早的就進入了冬季。
這一年中,油氣行業還有一些晦澀的記憶。6月30日和7月1日,中石油在青島和蘭州的設備先后發生事故。雖然并未出現類似2013年山東青島輸油管道泄漏爆炸那樣的事故,但安全生產這根弦一刻都不能松弛。11月4日,國家安全監管總局新聞發言人黃毅表示,油氣長輸管道查出有3萬處隱患,針對其中7000多處重大的隱患國務院專門成立整治領導小組,力爭2015年底解除隱患,爭取在2017年底把所有的隱患全部解決掉。
回眸2014,油氣行業在改革中走向了新的發展。更多的市場主體參與到競爭中,更接近國際市場的定價機制讓普通民眾消除了對油價漲跌的微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