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中國核電技術與投資論壇在滬成功舉辦
來源:電力資訊 日期:2014-12-17
2014年12月5日,由比利時諾本會展集團主辦、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提供特別支持的第九屆中國核電技術與投資論壇在上海召開。近100位來自國內外各大核電與能源技術、設計和研究集團,以及日東工業、替盧福等技術解決方案商的代表齊聚一堂,圍繞中國核電發展現狀與趨勢、運營管理經驗、核電技術自主化設計與升級等中心議題交流經驗想法。
中國廣核集團首席專家咸春宇先生擔任了此次大會主席并發表了關于“華龍一號”的主題演講。從2005年單項技術攻關,發展至今年8月技術方案通過國家能源局以及國家核安全局組織的專家審核,華龍一號已受理或授權國內外專利339項、自主研發核心軟件31款以及部分燃料組件,并預計于今年年底或2015年第一季度開工建設示范工程。通過演講,現場嘉賓對華龍一號體現的新科技應用、高安全性、低造價等系列特性以及機組建設進展狀況有了詳細的了解,并對此中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示范項目的即將開工十分期待。
法國阿海琺集團中國區高級代表Jean-Dominique BARBAT先生作為國際集團代表,分享了《核燃料后處理與再循環提高核燃料和核項目的可持續性發展》報告。預計到2030年,亞洲地區乏燃料年卸料量將增長233%達到5千噸重金屬/年,而乏燃料庫存量將增長180%達到98噸重金屬/年。因此為了確保核能的可持續發展,燃料循環的優化將變得更加至關重要。加強對占核電成本6%的乏燃料管理環節的把控,結合回收燃料再利用,以及最終廢料處置優化,將會大量減少乏燃料的庫存以及廢料的產生。通過介紹對比各國對于核電燃料的管理方式以及后端政策,BARBAT先生為中國核電工業在燃料管理和處理方面帶來了豐富的信息和經驗。
大唐集團核電有限公司核電專家唐文忠先生亦在會議中介紹分享了集團核電發展現狀和前景。《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到,到2015年核電規劃裝機容量達到4000萬千瓦,在建1800萬千瓦。目前,我國在建機組為31臺,占全球在建機組的40%。但核電的發電量僅占總發電量的1.2%,與世界平均水平16%仍然有較大差距。預計到2020年,核電比重可能達到5%。作為2010年入選世界500強的集能源開發、投資、建設和經營管理于一體的企業,大唐集團瞄準中國核電工業的巨大發展空間,先后成立了1個核電公司和8個核電項目籌備處,以專業化管理集團核電資產,并已在全國前期合作開發12個核電項目。演講中唐先生以福建寧德和遼寧徐大堡核電項目為例,向嘉賓展示了大唐集團的發展現狀,并強調了人才培養儲備、管理體系優化、業內交流合作對于中國核電發展十分重要。
此外,上海核電辦公室核電產業和質量管理處處長顧銀祥先生、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科研部主任范霽紅先生、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研究院史勇謙先生、上海電氣集團核設備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張茂龍先生、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軟件設計研究室副主任蘆葦先生、中廣核核電運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戴忠華先生均受邀到場進行了主題演講,內容涵蓋了上海核電產業發展情況、CAP1400最新進展、ADS在裂變核能中的地位、第三代核電核島主設備焊接技術、中核核電自主化設計與分析軟件研發以及中廣核核電站群廠運營管理。論壇現場氣氛十分熱烈,學者專家圍繞中國核電的發展和技術,展開了積極的交流互動,同時對于中國核電發展標志性項目-“華龍一號” 的即將啟動,表達了萬分的期待與信心。來源:中國電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