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庫區最長貨運船舶成功下水試航大大提高過閘效率
來源:電力資訊 日期:2014-11-28
記者從重慶市港航局了解到,緩解三峽船閘通過能力不足的重慶造三峽庫區最長貨運船舶——“航旭26”、“航旭27”日前成功下水試航,并通過船檢機構檢驗。
三峽大壩建成后,長江航運量呈爆發式增長,2011年,三峽船閘通過量超過1億噸。隨著長江經濟帶建設給沿線省市帶來的發展機遇, 2017年前后三峽過閘貨運量將達到1.6億噸左右,2020年前后將達到2.3億噸左右。
根據測算,航行于三峽地區散貨船中3000噸級船舶寬度為16.2米,在三峽船閘同一閘室可同時開行4艘。而4000噸級散貨船和5000噸級散貨船標準船型,寬度分別為17.2米和19.2米,同一閘室僅能同時通過2艘。
由重慶市港航局會同國家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長江船舶設計院聯合研發,重慶中江船業有限公司打造的特大長寬比例的新型船舶——“航旭”系列。該船舶設計總長度為130米,寬16.2米,理論上4艘同型船舶可同時過閘,閘室充滿率接近90%,一次過閘船舶噸位可達到26000噸。大大提高了船舶過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