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技術市場協會赴京、滬、穗、深開展改善電力營商環境調研
來源:電力資訊 日期:2018-11-06
為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政府工作報告相關部署,優化電力營商環境,提升“獲得電力”服務水平,受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局委托,中國電力技術市場協會于10月上旬分別組織赴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開展專項調研,了解地方政府、電力公司、用戶對改善電力營商環境工作的開展情況、工作體會、相關意見和建議。
調研組實地走訪了各地電力接入涉及的政府主管部門、道路施工許可、規劃審批等有關部門,并同電力公司和用戶代表進行了座談,初步了解了四個城市改善電力營商環境的進展情況。
北京市政府通過“1串4并”舉措優化審批流程,將低壓用電接入項目政府審批時間,從70多個工作日縮短至15個工作日以內。北京市電力公司通過推行“三零服務”,即零上門、零審批和零投資,實現低壓用戶平均接電時長壓縮到4.82個工作日。
上海市政府推行并行審批模式改革,實現低壓用電接入建設項目政府審批從80多個工作日壓縮至15個工作日以內。上海市電力公司推出“FREE”卓越供電服務行動,將低壓用戶辦電環節從5個壓減到2個。
廣州市政府明確政府投資類低壓項目的占用、挖掘城市道路審批在15個工作日內完成,社會投資類項目在8個工作日內完成。廣州供電局延伸業擴投資界面到用戶紅線,2018年進一步將200kVA以下用戶投資界面延伸至電表,用戶接電外部工程全部由供電局負責。
深圳市政府對利用市政電纜溝的低壓外線工程推行免審,對涉及占用、挖掘城市道路的項目根據工程類型分別限定政府審批時限。深圳供電局在延伸業擴投資界面的基礎上,對接入工程推行“三全服務”,即全過程跟進、全環節監控、全工單評價,增強用戶電力獲得感。
通過此次實際考察,調研組認為,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在改善電力營商環境方面進行了創新性的探索,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和要求,行政審批環節實現了大幅壓縮,政府在“放管服”改革方面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特別是在服務方面有了突破性的進展。電力公司延伸投資界面,優化服務流程,壓縮報裝時間,節約用戶成本。
“優化營商環境”是黨中央國務院持續深入“放管服”改革的體現,是針對我國經濟社會面臨的發展瓶頸的精準發力。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年7月16日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上指出,要改善投資和市場環境,加快對外開放步伐,降低市場運行成本,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李克強總理在2018年1月3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要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世界銀行也致力于全球營商環境的改善,并對全球各經濟體開展營商環境進行量化評估,評價體系中“獲得電力”指標反映企業獲得電力供應的難易程度,評價內容包括電力接入所需的手續、時間、成本及供電可靠性和電費透明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