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內蒙古煤炭交易市場分析員,從2010年開始專注于汽運物流領域的研究
世事難料,市場亦然。當“黑金”變成了“土豆”,煤炭業的“黃金十年”已風光不再。2012年以來,由于經濟增長放緩,煤炭需求減弱,煤價跌至低谷,煤炭銷售困難,伴隨著進口煤的來勢洶洶,國內煤炭業遭遇“深寒”。經過2013年年底煤價短暫暴漲之后,進入2014年,煤炭業再度陷入低迷狀態,步入“極寒”時期。
中小煤炭企業步入漫長的艱難發展期
目前,煤炭業仍處于供大于求的市場狀態,煤炭行業的持續疲軟,煤炭產能快速釋放、進口量屢創新高;國家加強節能環保,耗煤大省削減對煤炭消費。煤炭行業面臨外部多重壓力,煤炭價格持續走低、煤炭鐵路運價的上調,煤企的銷售壓力進一步增大,經濟效益呈大幅度下降趨勢;煤炭下游產業鏈消耗減少,沿海市場,南方雨水增加,來勢洶涌,水電優勢凸顯,增加了火電消費企業的煤炭存貨。
自3月底以來,沿海六大電廠庫存持續攀升,至5月14日沿海六大電廠庫存總量為1360.4萬噸,日耗總量59.9萬噸,平均可用天數22.1天。總體來看,六大電廠的日耗煤量由前期的67-70萬噸降至59.9萬噸,后續市場需求保持疲軟態勢。
市場普遍解讀為水電擠壓和用電下滑的因素,忽視了核電擠壓煤炭消費的原因。3月底陽江核電一號機組并網發電,5月初寧德核電二號機組投入商業運營。這兩臺機組相當于兩座大型火電廠,一年替代數百萬噸煤炭。
一季度全國煤炭產量8.78億噸,同比降1%;銷量8.44億噸,同比降1.4%。4月全國煤炭產量和銷量同比分別降1.31%和1.29%。但可看出,降幅非常有限,并未緩解行業壓力。中小型煤企雖減產、停產現象非常嚴重,但因其在總量中所占比重不大,對整體煤市影響有限。
煤炭主產地內蒙古1-4月份的煤炭產量30274萬噸(調度數),同比減產2917萬噸,減少8.8%。其中:國有重點煤礦原煤產量28616萬噸,增產5041萬噸,增長21.4%;國有地方煤礦原煤產量503萬噸,減產2006萬噸,減少79.9%;鄉鎮煤礦原煤產量1155萬噸,減產5952萬噸,減少83.8%。分析認為,內蒙古地區大型煤企憑借成本優勢產量仍保持兩成以上增長,中小煤企減產情況明顯,都達到八成。
另一煤炭主產地山西,中小煤礦企業大面積停產減產,已經導致該地區很多中小洗煤廠停產。數據表明:在殘酷的市場競爭壓力下,煤炭價格遠遠低于中小型煤炭企業的盈虧平衡點。中小型煤炭企業普遍采取限產保價,甚至停產的措施應對,導致鐵路裝車和港口的資源供給主要集中在大型煤炭企業手中。大型煤炭企業為了確保市場份額,讓利不讓市場,依然保持年初的開采計劃,雖然也面臨成本倒掛的壓力,但生產和銷售煤炭數量保持增勢,對中小煤炭企業形成生存壓力。
“大魚吃小魚”的煤企競爭逐步凸顯出來
鄂爾多斯市東勝區雙欣煤礦隸屬于山東能源淄礦集團,是一家國有大型煤炭生產企業,產銷量居東勝區前列,據該礦銷售部段經理介紹:“國有大型企業對下屬公司的考核與中小企業有所不同,就拿雙欣來說,上級考核的不僅是煤炭的銷售利潤,還要考核產銷量,雖受煤炭價格的下滑影響,即使利潤完不成,也要保證完成產銷量。”對于煤炭市場,段經理同時表示:“今年,在煤炭高峰期投入建設的煤礦,產能陸續釋放會給煤炭市場帶來更大壓力,山東能源淄礦集團在鄂爾多斯除雙欣礦以外,在烏審旗、杭錦旗分別投建兩座千萬噸級大型煤礦,預計今年7月試運行,認為未來的大型煤企產能釋放,將給煤價的回升造成壓力。”
東勝區境內煤礦本身位于鄂爾多斯產地低熱值煤礦區,相關數據顯示,1-4月份,受市場環境影響,銷量出現明下降,較去年同期水平下降40%左右。但對于民達、雙欣等大型煤礦產銷量影響較小,主要是周邊中小煤礦大都處于限產或停產關閉狀態。越是大型的煤炭企業限產越難,一方面煤炭企業有大量的離退休老員工需要養活,另一方面大型煤炭企業比中小型企業更擔心市場占有率的變化,這會影響到企業的長期發展。
鄂爾多斯鑫聚源煤炭物流園區,位于鄂爾多斯煤炭高熱值區域,是目前包西鐵路發運量最大的煤炭物流園區,據園區運營部張總介紹:“我們目前園區共有8個貨位,其中7個貨位已經租賃給包括匯能、烏蘭、蒙泰、蒙發、國電等7家產地擁有煤礦資源的大型煤炭企業,僅留1個貨位用于臨時中轉。而且,今年園區的發運企業,為保證自身煤礦的順利生產,以發運自己煤礦的煤炭為主,而中小煤炭生產企業由于成本倒掛,基本不能發運,市場銷售疲軟,只能限產或停產。”煤炭生產企業積極縮短煤炭貿易環節,與往年比出現了新的貿易主體格局,形成煤炭生產企業與下游終端消費企業間的直接貿易關系。
隨著大型煤企的產銷量大增,市場的話語權也隨之增強。大型煤炭企業具有優先配置鐵路資源的優勢,如伊泰集團等大型煤炭企業多已形成自己的一體化產運銷體系,能夠降低成本,減少營業支出。大型煤炭企業在政策、資金、管理、銷售等各方面的優勢將會更加明顯。當煤炭產業黃金周期過去后,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的態勢會有所增強,兩極分化的產業格局將加劇,煤炭企業間大魚吃小魚的現象不可避免,且以凸顯。
中小煤企融資困難加大出現資金斷裂,資金壓力也是造成即將被兼并的重要原因之一
煤價下跌、銷售困難、庫存積壓、應收賬款增加,企業現金流將遭遇嚴峻挑戰,為了補充現金流,煤企短期借款將增加,這將導致未來財務費用繼續增加,現金流出不斷增多。
從銀行角度來說,由于煤炭行業風險加大,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下降,對煤炭行業的授信額度勢必會有所壓縮,煤炭企業的融資難度將不斷加大,今年以來尤其明顯。
據相關人士介紹:“目前銀行只對大型的并且信譽度較高的煤企維持往年的貸款額度,對于中小企業和銷售業績欠佳的煤炭企業開始壓縮貸款額度。”如果中小煤炭企業的現金流得不到有效控制,部分煤炭企業必定會出現資金鏈斷裂問題。
據產地一露天煤礦人士透露,今年煤炭市場持續低迷,煤價一路下跌,塊煤嚴重滯銷,資金回籠出現問題,銀行對中小煤企縮減貸款,加上當前在鄂爾多斯民間融資非常困難,即使有也成本很高,使企業更是雪上加霜。
資金鏈出現斷裂,煤企只能被迫停產。經過新一輪的行業洗牌后,中小煤炭企業面臨大魚吃小魚的風險更加嚴峻。
鐵路運力向大型煤炭企業傾斜,中小煤炭企業參與煤炭貿易的競爭減弱
隨著運力、產量和利潤不斷集中在大型煤企,且國家對落后產能的淘汰、整合關停的力度不斷加大,中小煤炭企業被大型煤企所并購,生存空間將日益縮小。內蒙古已于2011年起啟動新一輪兼并重組,規劃到2013年全區地方煤炭企業將從現在的353戶減少到80至100戶,淘汰45萬噸以下礦井,煤炭企業最低生產規模提升到120萬噸。根據相關政策規定,優先為兼并主體安排鐵路運力,優先為兼并企業配置資源。有研究員指出,中小企業應盡快退出煤炭產業,寄希望于政策救市的想法過于單純,營收狀況短期內不會有實質性改觀,越早退出越減少虧損。
在線交流: 1808868933
1803078983
Copyright © 2010-2018 ceod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9064054號-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