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數據顯示,大秦線檢修進入尾聲,環渤海四港煤炭庫存繼續走低。截至4月27日,環渤海四港煤炭庫存量為1349.4萬噸,環比減少200萬噸,降幅達12.9%,庫存量連續11周減少。其中,秦皇島港煤炭庫存量434.5萬噸,接近自2010年以來的最低值400萬噸。
據了解,今年以來,河北省煤炭工業經濟持續呈現低位運行態勢,煤炭產銷下降,煤炭需求放緩,煤炭庫存高位,煤炭銷售困難,煤炭價格連跌,煤炭企業效益下滑,煤炭市場形勢十分嚴峻,企業經營陷入困境。針對目前嚴峻的煤炭經濟形勢,煤炭企業的發展出路在哪里?業內人士指出,調結構、轉方式成為必然選擇。
煤炭景氣指數大降 行業效益明顯下降
據統計,今年一季度,全省煤炭企業原煤產量完成5584.91萬噸,同比下降3.09%。其中:省內產量完成2321.27萬噸,同比下降3.82%;省外產量完成3263.64萬噸,同比下降2.56%。商品煤銷量完成3102.14萬噸,同比下降15.33%。
與此同時,煤炭鐵路運輸減少,一季度全省國有重點煤礦鐵路運輸量完成870.04萬噸,同比減少4.77%。煤炭價格持續回落,今年前3個月,河北省商品煤價格呈現逐月下滑現象,全省累計綜合平均售價完成369.18元/噸,同比下降97.50元/噸,降幅為20.89%;比去年底下降59.84元/噸,降幅為13.95%。煤炭庫存高位盤整,目前全省煤礦存煤365.98萬噸,比去年底增加39.40萬噸。行業效益明顯下降,一季度,全省國有重點煤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889.86億元,同比下降3.87%,利稅下降80.94%,利潤呈現負增長,全行業虧損4.8億元。
省煤炭運銷協會分析認為,河北省煤炭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市場需求整體疲軟,煤炭銷售壓力增強。外欠煤款仍居高位,企業資金運轉壓力加大。今年以來,全省國有重點煤礦累計外欠煤款高達48.61億元以上,比去年底增加1.51億元,增幅為3.21%,且承兌匯票比例增大,企業資金流呈現巨大壓力。近年來,尤其是去年以來,持續霧霾天氣和大氣污染席卷河北省大部分地區,為加大治理大氣污染工作力度,國家、省相繼出臺了嚴格的控煤減耗有關政策措施,河北省作為煤炭生產大省和消費大省,這一政策產生較大影響,使本來就不景氣的煤炭市場,無論當前、還是未來都將受到較大影響,競爭會愈發激烈。
據綜合判斷,整體看,今年河北省煤炭市場形勢仍將處于總量寬松狀態,不會發生根本性改變,煤炭經濟下行壓力、煤炭供需矛盾、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全年煤炭行業形勢將比2013年更加嚴峻,應引起高度重視。
強化推進轉型升級 增強行業經濟實力
在極為嚴峻的市場形勢下,河北省堅持把淘汰煤炭落后產能、兼并重組作為調整優化煤炭產業結構的重要手段,強力推進兼并重組,以開灤集團、冀中能源集團等為主要兼并重組主體企業,基本實現以國有大礦為主體的辦礦格局。日前,國家能源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發布2014年煤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計劃。根據該計劃,河北省將淘汰煤礦12處,淘汰落后產能50萬噸。
開灤集團董事長張文學認為,煤炭行業應在前期兼并重組的基礎上,推進企業跨省區兼并重組,鼓勵和支持發展跨區域、跨行業的大型企業集團。加大對大型煤炭基地、大型現代化礦井建設的支持力度,以建設大型現代化煤礦為重點,加強煤礦技術改造,淘汰落后產能,提高煤礦生產機械化、自動化和信息化水平。
省煤炭運銷協會副理事長宋新廷指出,針對目前煤炭產業發展面臨的嚴峻形勢,河北省要進一步加大資源整合和產業結構調整,做實做優煤炭主業。加強省內現有礦井技改升級和資源挖潛,完善安全高效礦井建設,推進集約化生產、精細化管理,擴大資源戰略儲備,確保省內產能穩定發展。適度放緩外埠礦區擴張步伐,收縮整合戰線,探索區域資源聯合開發,促進礦區可持續發展。深化非煤產業市場化改革,著力推進現代物流產業做實做強,煤化工、生物制藥做精做細,航空、裝備制造、煤建材、煤電熱等做大做優。深層次延伸產業效益鏈,促進行業經濟轉型、優化升級、健康發展。
全面提高科技創新、自主創新是企業轉型發展的有力支撐,也是調結構、轉方式、提效率、增效益的中心環節,各煤炭企業應進一步依靠科技進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完善產學研用技術創新體系,推動技術創新成果產業化發展。煤炭產業重點在薄煤層開采、“三下”壓煤開采、深部開采、充填開采技術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穩定省內煤炭經濟總量;煤化工產業重點研發新能源、新材料等關鍵技術,提高掌握核心技術的能力,擁有更多的自主知識產權;現代物流產業以物流信息化為支撐,重點創新貿易流通形式,加大對外溝通方式,多點發力,打造培育壯大、提升新的物流增長極。
省煤炭運銷協會建議政府有關部門著力落實省政府《關于支持煤炭產業健康發展意見》的相關政策措施,加大對違規煤炭收費清理力度。進一步強化破產礦區政策的落實,有關部門應敦促地方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破產礦區社會化管理、社會職能的移交。河北省兩大煤炭集團每年承擔破產煤礦社會管理費用達10億元以上,尤其在經濟下行壓力大的情況下,更加不堪負重。進一步優化政策環境,加大財政資金及金融投資對煤炭企業轉型發展、優化升級、結構調整、節能減排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在線交流: 1808868933
1803078983
Copyright © 2010-2018 ceod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9064054號-2 |
![]() |
![]() |